嘻哈文化是否正在衰落?|翻译组
原文标题:Artist Coolio Remembered For Popularizing The West Coast Hip-Hop Sound In The Mid-90s
原文作者:nss staff
原文发布于:2022年10月24日
周二好,欢迎回到「嘻望HIPHOPE」,我是京爹。关注嘻哈的朋友在近两年应该不难察觉到,美国嘻哈文化和音乐正在悄无声息地走下坡路,我们熟悉的名字不再如从前一般频繁登上头条,引发万众追捧的现象级新专辑也愈发罕见。在今天摘选自欧洲文化杂志《NSS》的翻译稿中,我们就来读一读《NSS》编辑部团队对这一现象的简单解析与评论。
诚然,美国不是地球上唯一玩说唱音乐的国家,但作为嘻哈文化乃至许多流行文化的“母星”,美国嘻哈产业的衰落对其它地区必然会有一些启示。这篇原标题“In the United States, hip-hop is going out of fashion”(《在美国,嘻哈正在落伍》)、初发于去年10月24日的文章,相信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些更深的思考。
“嘻哈之死”,也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下滑开始阅读,enjoy.
1970年代诞生于布朗克斯、1990年代风靡世界的嘻哈音乐在进入21世纪后,继续保持了20年之久的增长势头。2017年,嘻哈取代摇滚,在美国国内正式成为播放量最高的音乐流派,这与Jay-Z、Drake、Kanye West、Nicki Minaj等一众巨星的持久影响力、以及他们所领进门的无数新星有着必然关系。在作品本身的炙手可热之外,说唱歌手对于数字化平台的抢滩也是嘻哈登顶美国市场的重要因素,包括通过流媒体发布新作,包括利用新媒体渠道去宣传音乐和品牌,等等。不过在今天,许多市场观察者都注意到,嘻哈已不如几年前那般风光无限,从缩水的市场份额到逐年减少的热单数量,一系列线索引发我们提问:嘻哈的鼎盛岁月是否正在我们眼前落幕?
美国音乐产业的相关数据告诉我们,今天嘻哈音乐的市场份额占比(统计项包括线上播放量、唱片销量和歌曲下载量)是27%左右,2021年这一数字是29%,而2020年这一数字是30%。
再看Billboard官方杂志的榜单数据,2022年仅有10首嘻哈歌曲占据过周榜首位,这一数字在2021年是15首,在2019年是17首。同时,2022年嘻哈专辑在Billboard占据专辑榜单榜首的时长总和是11周,仅为2020年该数字的一半。
是什么导致这些数据的明显下滑?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此期间其它音乐风格的兴起,以及流媒体平台的用户扩增。
BLACKPINK在芝加哥演出后与粉丝合影
一些市场分析师相信,是由Bad Bunny、Rosalía等西语艺人领衔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分类在过去两三年中的上升趋势致使了美国嘻哈音乐的冷却。此外,流媒体播放器在美国市场的用户画像变化也是一大潜在原因,十年前这些播放器的主要消费力量是都市年轻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英文非母语用户开始涌入,导致听众以青少年为主的嘻哈在数据表现上被相应地削弱。
另外,帮助嘻哈文化飞速成长、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的数字化营销手段也不再局限于嘻哈音乐。过去两年里,大量新老非嘻哈音乐人开始采取类似的宣发模式去经营作品,这显著缩小了之前嘻哈音乐团队和其它流派团队间的信息不对等。
《华尔街日报》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分析,他们说,“门面人物缺失”是嘻哈不复往日荣光的首要原因,嘻哈产业中原本有像Juice WRLD、XXXTentacion和Pop Smoke这些能够担当门面角色的新星,可他们出于不同原因都相继早早过世了。在美国音乐产业本身就日益萎靡的大趋势之下,这显然只会加速嘻哈音乐的衰退。
还有分析师表示,我们应该将娱乐产业作为整体来看,而非只剖析音乐市场。当我们考虑到近两年短视频平台的爆红和游戏产业的强势,同为人们闲暇时才会消费的音乐产品自然难免不受打击,尤其是占据短视频和电子游戏主要消费力量年龄层的嘻哈音乐。换个角度看,有野心的说唱新人所面对的竞争正处于空前强度,实现“说唱梦”这件事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
TikTok上的Rosalía挑战合辑
当嘻哈的状况日渐堪忧,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市场份额在同期内并没有出现太大波动,甚至时不时会发生正向增长。而R&B,一个时常被和嘻哈捆绑在一起讨论的音乐流派,在过去几年中的商业表现趋势反而更接近于流行和摇滚,而非嘻哈。
假如不看美国,转而观察一下同时期内的其它国家地区,以意大利为例,我们会看到美国嘻哈影响力的降低暂时还没有带动到意大利的说唱市场。在意大利,以Trap为主的种种说唱风格依然在音乐市场占有主导性地位,并在低龄消费者群体中保持很高的受欢迎程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嘻哈会幸免于类似美国嘻哈的命运,我们认为美国嘻哈正在经历的,很可能是许多其它国家的说唱圈不久后都躲不过的颓势。
当然,嘻哈的堕落并非已成定局,假设那些号召力极高的艺人在不久的将来能发布新作,我们不排除他们力挽狂澜的可能。一些符合该条件的名字包括Travis Scott、Frank Ocean和Rihanna(*译者注:显然后两位不是严格意义的说唱歌手,但他们的受众和嘻哈圈受众重合度较高,故从市场角度放入同一行列可以理解),像蕾哈娜这样的音乐人,受欢迎程度毋容置疑,生涯长度也已接近二十年,可她从2005到2012期间几乎每年发布一张专辑,2016《Anti》之后却忽然悄无声息;是的,她依然有参与他人的音乐作品,或是在演出活动中现身,但一张新的蕾哈娜录音室专辑必然会有浑然不同的特殊性质。
Rihanna
某种程度上,蕾哈娜的“消失”也是许多美国大牌音乐人近年的缩影——做个人品牌带货、混迹时装界、拍真人秀、出演好莱坞大片,偏偏就是不发新音乐。这种现象的盛行和社交网络科技的普及有一定关系,毕竟当辛辛苦苦各地巡演的收益比不上在家里拍点小视频,那正常人都会选后者。此外,新冠病毒前些年的全球大流行也让不少音乐人对于“写歌-发专-巡演”的传统赚钱模式有些望而却步,再加上美国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让音乐人团队抵触大手笔投资艺术项目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得考虑到才能彻底理解现状的因素。
红极一时的嘻哈文化是否即将进入黯淡期?亦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假象?我们拭目以待,相信不久后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翻译|京爹
编辑|Lisa
图片|网图 侵删
原文作者|nss staff